火箭今年休赛期的操作赢得了广泛赞誉,成功构建了NBA最具深度和灵活性的阵容之一。在引进杜兰特、多里安·芬尼-史密斯和卡皇等强援的同时,保留了以阿尔佩伦·申京为核心的年轻框架,争冠势在必得。
然而,就在新赛季揭幕前,主力控卫范弗利特因右膝十字韧带撕裂可能赛季报销的噩耗传来,让火箭的争冠前景顿生变数。不过,即使抛开这一突发危机,球队仍存在几个结构性隐患,可能影响冲冠步伐。
如何平衡体型优势与空间需求?
上赛季季后赛,申京和亚当斯组成的双塔在有限时间内展现了惊人的协同效应,两人同时在场时净效率值高达32.7。但这一组合的局限性同样明显:空间拥堵仍是致命伤。申京和亚当斯均非稳定空间点,若再搭档投射能力不足的阿门·汤普森,场上将同时出现三名非射手,极大阻碍进攻流动性。
尽管杜兰特(上赛季三分命中率43%)和芬尼-史密斯(41.1%)能提供外线支援,但乌度卡很可能将双塔作为特定对局的战术选择,而非常规武器。如何平衡体型优势与空间需求,考验着教练组的调配智慧。
申京连续高强度作战,可能遭遇“体能墙”
申京今夏代表土耳其出战欧锦赛并打出统治级表现,场均21.6分10.1篮板6.6助攻,甚至贡献欧锦赛历史上第6次三双。但连续高强度征战埋下隐患,有美国媒体预测,申京可能在12月至1月遭遇“体能墙”。若其状态因疲劳波动,球队进攻重担将更多压向37岁的杜兰特。尽管杜兰特仍是联盟顶级终结者(上赛季每次单打可得1.21分,联盟第一),但漫长赛季中对他过度依赖的风险不言而喻。
在已经伤了范弗利特的情况下,火箭的阵容储备已经不接受任何一名伤员的了。
阵容僵化,已经完全被薪资空间锁死
范弗利特的伤退暴露了更深层的问题:火箭的阵容灵活性已被薪资规则锁死。由于使用全额中产签下芬尼-史密斯,球队受第一土豪线硬帽限制,目前仅剩125万美元空间,连底薪合同都无法提供。尽管可申请1410万美元伤病特例,但受规则限制暂时无法使用。
更棘手的是,阵容中15份标准合同均为保障协议,裁人无法腾出空间;而9名新援需等到12月15日后才能被交易。这意味着,火箭在赛季初段只能依靠内部挖潜(如阿门·汤普森或谢泼德顶替控卫空缺),任何调整都需等待中期交易窗口开启。
范弗利特的伤病固然是沉重打击,但火箭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破空间兼容性、核心球员体能管理、阵容僵化这三重隐忧。若乌度卡能通过战术设计激活阿门的组织潜力(或开发申京的策应能力),并合理轮换杜兰特与申京的进攻权重,球队仍有望在西部保持竞争力。真正的争冠之路,从来不仅依赖天赋堆砌,更在于逆境中展现的韧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