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1949 年早春的北平,寒风里藏着一股不一样的热乎气 —— 一群特殊的客人从南方赶来,毛主席竟特意从西柏坡跑过来迎接。
人群中,他紧紧握住一位老人的手,这一幕被相机拍了下来,成了当时让人议论纷纷的画面。
这位老人是谁?为啥能让毛主席如此重视?更让人意外的是,没几个月后,毛主席还提名他当国家副主席,可有人当场反对,连周总理都站出来替他说话,这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
1949 年 2 月 25 日那天,北平火车站周围比往常热闹得多,不少人踮着脚往站台里瞅,都想看看从南方来的民主人士长啥样。
毕竟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像沈钧儒、郭沫若,哪一个都是名声响当当的,能把他们请过来,对接下来要做的大事太重要了。
就在大家围着人群打招呼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毛主席来了”,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接着又爆发出更大的动静。
毛主席穿着朴素的棉衣,从车上下来,没多停留,径直朝着人群走过去。他的目光在人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穿着中山装的老人身上。
毛主席快步走过去,伸出手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还跟老人说了好几句贴心话,旁边的摄影师赶紧按下快门,把这珍贵的一幕拍了下来。
后来这张照片流传开来,不少人都在猜,这位能让毛主席专程从西柏坡赶来迎接的老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要知道那时候交通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从西柏坡到北平,一路上要折腾好长时间,毛主席日理万机,能专门跑这一趟,足以见得这位老人在他心里的分量不一般。
可更让人想不到的还在后面,没过多久就传出消息,毛主席在筹备民主联合政府的时候,竟然提名这位老人当副主席。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愣住了,甚至有同志忍不住提出了反对意见。
那位同志当着不少人的面说:“他早年手上沾过咱们党员的血啊,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能让他来当?” 这话一出口,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大家都等着毛主席的回应。
毛主席没急着反驳,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缓缓开口说:“咱们看一个人,不能只盯着过去,得看看他这些年做了什么,心里装的是不是国家和人民。”
这话让反对的同志不说话了,可大家心里的疑惑一点没少 —— 这位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能让毛主席这么信任?他早年又经历过什么,会引来这样的反对声?这些疑问,都得从老人的过往慢慢说起。
这位让大家议论纷纷的老人,名叫李济深,说起来还是国民党里的元老级人物,早年的经历跟中国革命的好多大事都缠在一起。
1924 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要创办黄埔军校,到处找有本事的人来当教官,李济深因为军事能力强,又有革命热情,被选中来到了军校。
那时候的黄埔军校,是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摇篮,好多后来有名的将领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李济深在军校里很认真,不管是讲课还是训练,都拿出十二分的劲头,为培养军队人才出了不少力。
那时候他和蒋介石的关系还不错,俩人经常一起讨论军事策略,有时候还会聊起对未来革命的想法,谁也没想到,后来俩人会走到完全不同的路上。
可到了 1927 年,一切都变了,蒋介石突然要搞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专门把李济深叫到上海商量。
那时候的李济深,还没看清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加上对当时的局势判断不清,竟然答应了配合蒋介石。
从上海回到广州后,李济深像是变了一个人,下令在广州大肆搜捕我党党员和革命群众。
短短几天时间,就有 2000 多人被抓,这些人里有年轻的学生,有辛苦工作的工人,还有为革命奔走的同志,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在努力,却遭到了无情的抓捕。
更让人痛心的是,没过多久,李济深又下令杀害了 100 多名我党党员,后来还带兵围剿广东地区的起义部队,双手沾满了革命群众的鲜血。
这段往事,成了李济深身上永远绕不开的 “黑历史”,也成了后来有人反对他当副主席的重要原因。
毕竟那些牺牲的同志,都是革命的火种,他们的鲜血不能白流,大家对伤害过他们的人有顾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定格,到了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了东北,无数同胞流离失所,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可蒋介石却一心想着 “剿共”,对日军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李济深心里越来越不认同。
他看着报纸上报道的日军暴行,听着从东北逃过来的同胞讲述的苦难,心里像被刀子割一样难受。
他再也没办法跟着蒋介石走下去了,开始公开反对蒋介石的政策,在各种场合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身边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位曾经犯过错误的国民党元老,心思已经慢慢转向了 “抗日救国”,他的人生轨迹,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可这种改变,能抵消他早年的过错吗?他后来又做了哪些事,能让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对他另眼相看?这些答案,还得从他反对蒋介石后的经历里找。
1933 年的秋天,南方的雨水格外多,连带着苏区的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压抑的味道。蒋介石调来了几十万大军,一层层把苏区围得水泄不通。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打了好几个月,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粮食和弹药也快撑不住了,谁都能感觉到,眼前的难关不好过。
就在这时候,福建那边传来个消息,让不少人心里一动 —— 李济深带着十九路军,公开跟蒋介石掰了脸,还成立了临时政府,自己当起了主席。
十九路军之前在上海打 “一二八事变” 的时候,跟日军硬拼过,战士们个个能打,这会突然反蒋,无疑是给僵持的局势投了颗石子。
李济深心里清楚,光靠十九路军跟蒋介石硬扛,撑不了多久,他早就听说红军一直在跟蒋介石对着干,还喊着抗日的口号,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
于是他没犹豫,赶紧找了个可靠的人,偷偷去江西找毛主席,想跟红军联手抗蒋。
派去的人到了苏区,把李济深的想法一跟毛主席说,毛主席当场就拍了板,说这是个好主意。
那时候红军正缺帮手,要是能跟十九路军合作,红军在江西、十九路军在福建,两边一夹击,蒋介石的兵力就得分散,反 “围剿” 说不定就能赢。
毛主席还专门写了封信,让来人带给李济深,商量怎么联手打仗,可谁也没料到,这桩眼看着能成的事,最后却黄了。
那时候中共中央的事,是博古、李德说了算,这俩人满脑子都是书本里的道理,觉得跟李济深这种国民党出身的人合作,“不纯粹”,不符合他们心里的 “革命规矩”,硬是把联合的提议给拒了。
李济深在福建等不到回信,心里急得团团转,可也没别的办法,没过多久,蒋介石就调了大部队先打十九路军,没了红军的帮忙,十九路军孤军奋战,很快就被打散了,临时政府也垮了。
红军这边更惨,没了十九路军这个外援,蒋介石的兵力全压了过来,苏区守不住了,最后只能被迫离开,开始了长征。
后来周恩来跟人聊起这事,总忍不住叹气,说要是当年听了李济深的,红军哪用受长征那份苦。
只是历史没有回头路,这桩遗憾,只能留在心里,可李济深并没因为这次失败就停下,后来他又做了哪些事,能让毛主席记着他,还提名他当副主席呢?
时间一晃到了抗战那几年,李济深彻底站到了抗日的队伍里,没少干实在事,西安事变那会,局势乱得很,好多人都怕内战再打起来,日军趁机占更多地方。
李济深没闲着,到处跑,见了不少国民党的老朋友,劝他们别再跟着蒋介石搞内斗,赶紧一起抗日,他还敢跟蒋介石当面说,现在只有抗日才能保住国家,才能对得起老百姓。
1944 年桂林被日军占了,李济深回到老家,没等歇口气就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
那时候条件差得很,枪少子弹少,连吃的都不够,可李济深一点不退缩,带着队伍在山里跟日军打游击,有机会就偷袭日军的据点,也让日军吃了不少亏。
我党知道他的难处后,主动给了他一批武器和钱,李济深特别感动,也更愿意跟我党走近了。
那几年,他还偷偷帮了我党不少忙,廖承志、陶行知这些同志,被国民党特务追得没地方躲,都是李济深把他们藏在自己家里,等风头过了,再想办法送他们安全离开。
这些事他从来没跟外人说,可我党都记在心里,内战打起来后,李济深更是坚决反对,他领导的民革,天天喊着要和平,还公开支持我党的主张,成了反蒋的重要力量。
1948 年,我党邀请他来北平,一起商量成立联合政府的事,可那时候他在香港,处境特别危险 —— 国民党特务盯着他,港英政府也看着他,想离开香港太难了。
周恩来知道后,专门安排了一艘苏联货轮,还制定了秘密路线,1948 年 12 月 26 日那天晚上,李济深趁着天黑,悄悄上了船,一路上躲躲藏藏,十多天后才安全到了大连。
1949 年 4 月,他在北平香山见到了毛主席,一见面就红了眼,说早年做了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现在才明白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
毛主席笑着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咱们现在一起建设新中国,1949 年 9 月开政协会议,毛主席提名李济深当副主席,还是有人担心他的过去。
周恩来站出来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以前,李济深这十几年抗日反蒋,做了多少好事?当年要是听他的,长征都能避免。
毛主席也说,团结李济深,就是团结更多想为国家做事的人,最后大家都同意了,李济深成了新中国的副主席。
从曾经的 “争议人” 到国家副主席,他的转变里,藏着太多值得琢磨的道理。
李济深的人生满是转折,早年曾犯错,却在民族大义前转向,牵头反蒋、联手抗日、保护我党同志,用行动弥补过往。
1949 年毛主席力排众议提名他当副主席,既是认可他的贡献,也是我党 “团结一切力量建国” 的体现。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评价人要观其全貌,以包容之心聚合力,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