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经圈的资深玩家,每次看到“牛市”这两个字,总觉得这词好像一头壮牛,眼看着气势汹汹冲进股市,带着一片投资者狂奔。可真到牛市回调的时候,又仿佛那牛踟蹰停下,开始喘喘气让市场缓回来。这种现象在里其实一点也不稀奇,历史复盘你会发现,不管牛气冲天多厉害,总还是需要喘口气的,才能继续狂奔。
说起这轮牛市,很多人都在问:它还能继续跑下去吗?答案是八九不离十。从成因上看,这次牛市可不简单。小到宏观预期的改变,大到科技领域的逆袭,中国很多行业已经从“跟跑”切换到了“领跑”。想想今年那个万众瞩目的人工智能,这块硬科技板块的股价已经飞上天,但后面还有很多看头。再加上市场改革不断深入、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以及海外对中国资产的关注,整个市场的动能都比过往任何一次牛市要扎实得多。
但牛市里回调总是免不了的,这是投资者需要面临的挑战。别误会,回调不是牛市的终结,而是市场蓄力的必然过程。复盘历史几轮牛市,从2007年到2021年,回调总共发生了15次。这些大回调的成因各不相同,有微观流动性收紧(比如IPO抽走资金或印花税上调),也有宏观流动性转向(央行政策变动,或海外资金扰动),当然还少不了一些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每次回调都让投资者心跳加速,但冷静下来看看趋势,每一次急跌缓涨的回调之后,总是伴随着大盘强势翻红。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回调速度是火箭水平,但修复起来却像蜗牛爬。微观流动性收紧的回调相对修复快些,黑天鹅和宏观流动性变化的修复就缓慢得多。看上去像在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但如果能撑过去,回调反而成了买入的好机会。
说到买入,不禁想说两句:现在买什么?怎么买?从经验看,别被短期热点迷了眼,牛市中最可靠的还是那条贯穿始终的核心主线。比如历次牛市中白酒、金融、科技板块这种“强者恒强”的特征值得关注。虽然短期会有轮动和行业切换,有些行业会阶段性跑赢,但最后还是得回到主线。
以这轮牛市来说,AI板块和创新药是个不得不看的硬科技主线。虽然经历了前期涨幅大、估值高的阶段,但实际上没有到尽头。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还在扩展,创新药的估值逐渐抬升,这两个领域的业绩释放很有戏。此外,新能源和化工也不容忽视,尤其随着利空因素钝化,行业景气度可能触底反弹。这就好比赛道上的选手,虽然跑了几圈累了,但喝口水调整一下,就继续跑得稳稳当当。
当然,怎么买也很重要。有些投资者喜欢猜测高点卖出,但实际上与其费心“抓顶”,不如耐心等回调后做右侧操作。别急着在下跌过程中就冲进去,耐心等底部反弹后再行动。还可以根据风险偏好,以浮盈部分做安全垫,既减低了心理压力,又能博得更大潜在收益。
最后,回调难免让人心慌,但每次市场波动都在提醒我们,投资别光盯着眼前的涨跌,更要看长远的趋势。牛市打回调,好比家里的老黄牛歇脚,不是停工,而是蓄力跑得更远。这一轮牛市还能起飞多久?投资者的智慧和耐心可能才是市场的真正答案。你觉得呢?这一波,你能抓住“大黄牛”的尾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