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说白了,美国就是想搞一套 “只进不出” 的赚钱套路,逼着别人给他送钱。这些协议表面上美国赚得盆满钵满,但特朗普真的赢了吗?其实根本没占到多少便宜。
特朗普想要的是重构全球贸易体系,而且他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中国。如果中国这一块最重要的拼图缺失了,那么他和其他所有国家达成的协议都将付诸东流。首先我们要知道,全球贸易体系是一个体系,它要形成一个循环,而贸易体系和货币体系必然是相辅相成的,既要循环起来,货币也要循环起来,才能成为一个体系。
特朗普之所以要打破旧有的体系,归根结底是因为旧有的这种循环维持不下去了。在旧有的体系当中,说白了其实就是美国以赤字换增长,再用金融来回收这些赤字。美国通过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不断地印发美元,拿这些美元去购买全球的商品,从而把美元投放在全球各地。各国手里有了美元之后,又拿去买美国国债、买美股、买房产,把美元输回美国,形成一个闭环。但是,这个循环有一个结构性的矛盾,那就是美国的债务必须不断增加,赤字不断扩大。用巴菲特的话来说,美国就像是一个家里有万亩良田的富豪,在不断地出售自己优良的资产,也就是去工业化。总有一天,你会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卖空。同时,别人在看到你家里的资产不断减少,害怕有一天你要是破产了,自己也会受损失,就主动减少了对美元的需求,循环自然而然就维持不下去了。也就是说,现在这个体系即将解体,因为不只是美国觉得自己在失血,其他国家也担心自己最后血本无归,大家都有解体这个体系的愿望。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秉承着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的原则,特朗普发动了贸易战,先把现有的贸易体系打碎,把大家都坑了。可是打碎之后呢?打碎旧体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新的贸易体系该如何建立,而且这个新的贸易体系既要确保美元的霸权地位不变,还要让制造业回流,改变美国对赤字的依赖,这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难题。像一开始他提出的什么 “海护专业协议”,后来又到了 “宾夕法尼亚计划”,都是想要解决这个难题。而且新的贸易体系和旧的体系一样,也必须是一个循环,贸易要循环起来,货币也要循环起来,才能成为一个体系。
你看这些协议,其实都是单向的,而不是一个循环。关税像是一个大坝,首先切断了美元流向欧洲、流向日韩,然后要求他们大量投资美国,把工厂搬到美国去。咱们就假设工厂都搬到美国去了,那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卖给谁呢?其他人都没有美元了,你能允许日本人拿着日元来买你的美国货吗?那是不可能的。可以说,特朗普彻底封死了他们从美国市场赚美元的渠道,那他这个体系就不是一个循环,无法运转起来。而且美国单靠内循环也是不可行的。
对于高端产业来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如果把研发费用也算进去的话,在这张图里,最底下的橘黄色线才是利润。高端产业想要盈利,想要持续投入研发、保持竞争力,市场份额必须非常大。而美国的市场太小了,美国要是玩内循环,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亏,越来越穷。所以,他的这个循环必须依赖外部,否则所有这些搬过去的工厂全都要倒闭。
这个时候,中国就成了关键的一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消费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看一下中国的公司就知道了,中国的那些知名公司,像华为、小米、大疆、比亚迪等等,几乎都是国内的营收远远大于国外的营收,尤其是在关键的成长阶段,需要高投入、持续输血的时候,他们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国内市场。美国可以彻底禁止中国电动车进入它的市场,欧洲也可以对中国电动车加征高关税,可是依然无法阻挡中国电动车前进的脚步。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2024 年,中国全年汽车销量达到了 3140 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 42%,而电动车更恐怖,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占全球销售额的 62%。我不需要你欧美的市场,中国电动车靠内需就能够完成不断的迭代。
而美国的特斯拉,在美國市场的收入只有 400 多亿美元,海外收入 500 多亿美元,海外市场占比超过 50%,单靠美国市场,特斯拉根本起不来。日本的丰田,77% 的收入来自海外,日本国内只贡献了 23%,没有海外市场,丰田根本承受不起。再比如智能手机,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打压华为,阻止所有的中国手机进入美国市场,可是中国靠自己的市场依然能够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咱们就想一想,中国的市场支撑了多少手机公司,像 OPPO、vivo、小米等等。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2024 年,中国一共卖出了 2.85 亿部手机,占全球总量的 24%,将近四分之一啊,朋友们。你再看看苹果,国际业务的销售额占比超过总销售额的一半,可以说全球需求才是苹果的主要驱动力。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其他各个领域,像芯片、太阳能、家电等等,都是如此。
說这些,并不是说海外市场对中国的公司不重要,大家千万别理解错了,是想让大家明白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就是超大的内需。正是凭借这个超大的内需,中国才能够自给自足地培育并且推动很多高端产业链向前发展,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都很难复制这种规模效应。之所以大家觉得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因为美元被过度高估了,汇率问题显得中国人消费能力不如美国人,其实只是衡量大小的标准不同。
第二点,就是他们总用一种非常怪异的方式来衡量中国的消费。比如说,2024 年中国的零售总额高达 48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零售总额的 22%,这个数字他们从来不说,他们总是想办法把租房、医疗、保险这些数字全都加在一起算总消费,那当然中国人消费能力就没有美国人强了。再比如,他们总是用消费占 GDP 的比重,美国的消费占 GDP 的比重是 60% 以上,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是 40%,然后就说中国内需不足。可是那是因为美国去工业化了,实业占比很低呀。我随便举几个例子,阿根廷私人消费占 GDP 的比重是 60% 以上,和美国一样,难道阿根廷是一个发达国家吗?孟加拉国私人消费占 GDP 的 70%,比美国还高,他们的国民富裕吗?
我说一下我个人对内需不足的理解,那是面对现在国际格局的不断变化,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扩大内需来补充外需的不足,是和我们的目标相比,我们显得内需不足,而不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和其他任何国家相比都是个巨无霸。所以,特朗普为了建立这个新的循环,必须要给美国制造找到一个客户,而这个客户只有中国,这个循环才能完成,大家明白了吗?
所以特朗普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而这个协议一定会涉及到美元。如何让美国在实现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同时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呢?个人认为,就是让中国来花美元,通过中国把美元输送到全世界。如何做到呢?说一下个人的看法,就是让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中国如果开放金融市场,那么美国的资金、美国的资本就可以进军中国,大量的美元就会涌入中国。这样对美国来说有两个好处:第一,美国的资本能够购买中国的公司,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第二,这样做同时能够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么美国制造的商品才有可能打入中国市场。而由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美元,人民币升值必然也会带来进口的增加,这样美元通过中国的进口、中国的贸易赤字输送到全球,实现美元的循环。
这样做对中国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就是由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美元,中国将会迅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不过坏处嘛,就是去工业化。原先美国在赤字扩张,现在变成中国进行赤字扩张,同时还要给美元做嫁衣。个人认为,中国应该不会同意,因为这样做只是短期解决一些中国的经济问题,长期来看,中国的实业将会被掏空。那美国给中国多大的利益,中国才能配合去玩这个游戏呢?而且现在时间在中国这边,中国没有任何必须马上解决的危机。大家可以想一想,目前中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吗?必须在几个月之内解决,否则经济就会崩溃,社会就会动荡?没有啊。我们的经济增速确实没有前几年那么快了,但是总体物价平稳,治安有序,老百姓日子过得也挺好的。
咱们再看看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军事上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吗?有吗?别说周边国家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敢来侵略中国吗?别忘了,中国的军费占 GDP 不到 2%,我们维护自身安全没有任何压力,而且我们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牌。其实不只是稀土,像注射针头、抗生素原料、无人机零部件等,中国能够替代的牌多了。尤其是美国现在想要再工业化,没有中国的产业链,怎么再工业化?
美国要给中国多大的好处,中国才能同意帮你完成你想要的循环呢?台湾吗?台湾又不是一艘船,它在那儿又滑不走。
所以,中国没有理由去和美国达成协议,中国只需要好好发展自己,完成自己的产业升级,补上自己的短板,完成自己既定的经济目标就可以了。我们不着急,你继续当世界老大,你是世界第一,我们当世界第二就行了。只要我不和你达成贸易协议,你的循环就建立不起来,不就四年吗?四年之后,咱们从头再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