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权力交接动态:原阿里接班人张勇多次卸任重要职位,且退出合伙人名单。85 后少壮派蒋凡进入阿里权力中心的合伙人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仅 5 人,却把控着超 12 万名员工的大集团,这一变动备受瞩目,标志着阿里权力更替进入重要节点。
阿里合伙人制度详解制度起源与发展:2009 年,阿里 18 位创始人辞去创始人身份,次年内部试行合伙人制度。2014 年阿里上市时公布合伙人名单,共 30 人,其中马云、蔡崇信等 5 人组成合伙人委员会,此后人数和成员多次变动。
进退规则:“元老院” 每年可提名新人进入合伙人行列,候选人需满足在阿里工作年限、业绩等硬性条件,经全体合伙人投票,至少获得 75% 赞成票才能入选。现任合伙人可主动退休、因工作不当被免职或年满 60 岁退休(马云、蔡崇信可工作到 70 岁且能继续延长) 。合伙人委员会中,马云、蔡崇信是固定成员,其余 3 - 5 个名额通过差额选举产生,候选人由在任委员会成员提名,全体合伙人投票决定,每五年换一届,可连任。
权力影响:合伙人委员会对 “元老院” 成员的增减有重要影响,并延伸到公司董事会。“元老院” 能提名超过一半的董事会成员在股东大会上投票选举,若提名未成功或董事提前离职,合伙人可直接任命临时董事。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创始人股权稀释,核心创始团队也能借助合伙人制度保持对公司的控制。
合伙人制度的双面性及阿里现状:合伙人制度在保障企业文化传承、维护创始团队控制权方面是一把 “隐形的手”,但对公司管理层而言,也是一种约束,像 “头顶的剑”。张勇任职期间面临电商竞争压力,最终因业绩等因素退出合伙人名单。
目前阿里合伙人数量减至 17 人,为历史最少,新合伙人多为一线业务负责人,更能感知市场动态,这也是阿里业务瘦身、聚焦核心业务的体现。未来,“少壮派” 将在阿里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而马云等通过合伙人制度这只 “隐形的手”,依旧影响着阿里的发展方向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