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06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请到了胡乔木之女胡木英、胡乔木的秘书黎虹作为嘉宾接受访谈。(笔者认为,胡木英同志的人品操守可信,是出类拔萃的红二代。此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
主持人问到网上谣传毛主席的著作有的出自胡乔木之手的问题。胡木英说这种说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而且还有人信;主要有这么一个背景,就是这些年一些敌对势力,总想把共产党抹黑,首先就要把共产党的领袖抹黑,领袖推倒了,共产党还有什么成绩可说的?所以,就从各个方面来说主席不行。(笔者认为,污蔑诋毁毛主席,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反党,典型的小人作派。他们诋毁了毛主席就等于抹黑了共产党,进而配合国外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于是把中国绑上西方资本主义战车,走向黑暗邪恶之道路上!对此,我们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对此,黎虹也说:有些人就是故意把这些事颠倒搅混,抹黑主席;毛主席(著作)的出版编辑都是乔木负责的,绝大部分都是主席亲手写的东西,比如理论性的一些文章,例如《矛盾论》等,像军事方面的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笔者认为,胡乔木的编辑工作,可能就是做些文字校对,修改一些错别字标点符号。其实,毛主席汉语言文学水平极高,然而,身为领袖忙于公务剩余精力极其有限。)
黎虹还说,(那些很著名的、大家熟知的毛主席诗词)例如《沁园春雪》有人说这是胡乔木写的,实际上胡乔木古诗词还是跟主席学的,他根本写不出来那样气势磅礴的诗。(笔者认为,黎虹同志此话说到了点子上。诗文言志,诗文抒情;就像不同的人,说出的话不一样,此乃各人素质决定,各人气场决定。懦弱者说不出豪言壮语,英雄汉说不出低三下四讨好卖乖拍马溜须话。)
2
早在2009年11月10日,胡木英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父亲没参加过长征,壮丽景观没经历过;这不是凭想象就能写出来的(指《沁园春雪》),而且按照父亲的习惯性格,他不会写出主席那样的气魄。”(笔者认为,胡乔木是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然而气质方面比较柔弱的书生政治家。胡木英作为胡乔木的女儿,此种观点十分客观公正。)
3
在2012年的那次访谈中,黎虹特意谈到了毛主席的讲话稿,有些是会后经过乔木同志整理的:例如《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的那个讲话,是主席在会上讲了以后,是经过胡乔木整理的;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主席讲了后乔木整理的,最后是必须经过主席修改的。(笔者认为,黎虹说的很清楚。主席讲话内容,胡乔木做些整理,最后,必须经由主席修改才可通过。)
少部分讲话性的文稿,乔木起了整理作用,有的还下了不少功夫。说到这里,黎虹还举了一个例子,《毛主席论十大关系》。经济建设中,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等等,开始时是主席讲过、别的人根据讲话整理的,送到主席那里,主席不满意,就压下来了。1974年邓小平复出了,想把这个经济建设恢复起来,想着发表《论十大关系》很有意义,小平就让胡乔木重新整理,胡乔木整理后小平非常满意,送给了主席审阅,主席说可以在党内发表。(笔者认为,黎虹这是在说,毛主席少部分讲话性的文稿,乔木起了整理作用;有的文稿,乔木下了较多功夫遣词造句。)
胡木英还解释:“就像刚才黎虹说的有的文章主席就改了几个字,有的是写出来以后,主席几乎除了标题留着,内容基本上都是主席重写了。这都是主席根据需要,或者是用社论、评论这样的名义发表出去了。”(笔者认为,胡木英这段话意谓,其父整理的文章,一部分毛主席只是改了几个字就同意,一部分主席重写了;这都是主席根据需要,或者是用社论、评论这样的名义发表出去。)
黎虹补充,毛主席替党内一些高级干部(或新华社)撰写文章公开发表的几个实例:
1945年13日和15日,毛主席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给蒋介石那边写了两封电报,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上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其题目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
1950年10月15日,毛主席以周恩来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给驻朝大使倪志亮转朝鲜首相金日成的电报;
1958年10月6日,也就是“八二三炮战”结束的第二天,经由毛主席亲自撰写,并通过彭德怀名义霸气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
1936年10月18日,毛主席以徐向前名义写信给胡宗南,“吾辈师生同学之间倘能尽弃前嫌,恢复国共两党这统一战线,共向中华民族最大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卫国卫民,复仇雪耻在今日。”
1948年11月5日,毛主席撰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消息,是一篇罕见的杰作。胡乔木后来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指出,像《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样的新闻稿,在古今中外的新闻史上也没有第二篇。发表这篇新闻稿,就是以新华社名义。
笔者认为,毛主席是党的领袖,还要替党内一些高级干部(或新华社)撰写文章公开发表出去,难能可贵。那些干部如果自己能够撰写文章,就是减轻领袖负担;当然,周总理时刻在爱护领袖。
4
1979年3月3日,胡乔木视察毛主席纪念堂。在视察过程中,胡乔木发现二楼陈列只有《毛主席珍贵文物陈列》一个展,信息量略显单薄,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胡乔木边看边想:再不做调整,教育功能就打折扣;仅凭缅怀毛泽东远远不够;新中国的征程里,不止一位领袖贡献卓著;怎样在有限空间,呈现丰富党史?这成了胡乔木此行要解决的问题。他回到中南海,当晚就写信给党中央。信虽不长,两条建议切中要害:一,纪念堂应突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革命领袖集体;二,在二楼十间展室按时间顺序陈列各时期杰出人物的塑像、手迹和模型。
胡乔木关于毛主席纪念堂内文物陈列的两条建议,立即被党中央同意;而且他的这样两条建议,很快就被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胡乔木确实有他自己个性……
5
感谢胡木英同志、黎虹同志,捍卫了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巍峨挺立的高山,千秋万代被全国人民仰望!……
那些造谣污蔑开国领袖的小人,都只是这座巍峨高山普遍的一粒一粒尘埃,即使飞得再高(飞得越高越被大家唾骂),也会落入尘土的最下面!……